近日,利辛縣城北鎮省級現代農業產業園內的安徽青優霧耕農業科技有限公司展示了令人驚嘆的農業技術創新。借助智能化環境自動控制系統和水肥一體化系統,他們成功培育出了成熟的水果黃瓜、圣女果和生菜。在大棚內,工人們正忙著采摘這些農產品,這意味著種植過程已經實現了工業化、智能化,為農業帶來了新的發展模式。
這家農業科技公司采用了許多“黑科技”,其中之一是霧噴技術。胡英波介紹,根據環境條件如溫度和濕度等,他們通過智能控制系統,輸入合理參數,電腦就能自動控制噴頭噴灑養分水肥。噴灑出的水肥以滴霧狀的形式覆蓋在蔬菜的根系上,為蔬果提供的營養液。此外,智能化環境自動控制系統還能實時監測大棚溫度、濕度和其他重要管理參數,根據變化的溫度,及時采取相應的措施。這種霧耕農業科技不僅能節約水土資源,友好環境,而且確保農產品高產高質。
胡英波表示:“我們通過提高農業科技含量和智能化種植來打造綠色、安全和健康的農產品供應。”與傳統大棚相比,幾十畝的大棚只需要三四個人就能完成種植工作,而傳統大棚可能需要數十個人的勞動力。通過垂直立體種植,利用空中空間,一畝種植面積相當于普通大棚的三畝地,不僅提高了產量,還提高了種植效益。
這項智慧農業技術開啟了生態農業發展的新模式。城北鎮正加快現代農業向智慧農業的轉型升級,利用科技手段不斷提高農業產業發展的集聚程度。他們充分發揮當地農業資源的優勢,形成由龍頭企業帶動、合作社協同、產業集群互動的發展模式。這種模式不僅促進了群眾的增產增收,也為城北鎮的繁榮幸福譜寫了新篇章。
通過利用智能技術改善農業種植過程,農業生產變得更加可持續。這種創新的農業模式不僅提高了農產品的質量和產量,而且減少了對土地、水資源的浪費。正如利辛縣城北鎮的青優霧耕農業科技公司所展示的那樣,智慧農業有著巨大的潛力,將推動農業領域向更加可持續和智能化的方向發展。